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揭開「功德」的真相

2013/03/26 21:54登於雅虎網


讀完這篇內容才知真正的 " 功德 " 是自身的領悟的境界 , 而不是現在佛教所誤導的外在行為 ; 

揭開「功德」的真相


http://www.cwnp.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251


揭開「功德」的真相

-
-
這是一篇足以「震古鑠今,驚天地泣鬼神」的文章,在台灣地區來說,只要和「功德」這二個字沾上邊的一切口號、宣傳、物品、觀念、行為、目標、組織等等,統統在當下的此刻徹底歸零,消散於無形。

但是,必須聲明的是;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並不是由我創意發想,而是在距今1500年前,佛教「達摩祖師」就已經率先詮釋並諄諄告誡過了,顯然的,相信在來自印度的「達摩祖師」眼中,如果冷眼旁觀這1500年來的中國佛教界,甚至是中國宗教界的發展,特別是對於佛教真義,尤其是對於「功德」二字的認知和作為,一定是搖頭長歎:中國人真的是孺子不可教也!

最關鍵的「功德」二字不但一直被誤解、誤導、誤用,甚至變成了不肖的佛門弟子公然行騙歛財的工具。

這也就難怪對於台灣宗教現況有深入研究的印度專家學者會冷笑鄙夷地道:你們台灣那有「佛教」!

是的!如果先撇開我個人宏觀的從歷史和宗教史立場對於佛教的全盤否定的立論不談,就算是由佛教本身的基本教義來看;台灣現今所有佛教的各大宗派山頭,任何所謂的「佛教」都是與釋迦牟尼本初宣講的「佛教」大相逕庭,相見不相識的,尤其是在廣積錢糧,大興寺廟的實際作為上,更是會令釋迦牟尼痛心疾首,難以置信的。

我們就先從「功德」這二個字開始來探索;

「功德」的原意,依照「達摩祖師」從印度直接帶過來的認知觀點,應該是「美妙圓融的清淨智慧,達到空寂無我的地步」。

所以,根本就不是捐款、做志工、行善、放生、認養貧童、捐血、捐骨髓、捐器官、捐大體───這些人間社會中的事務與行為。

更直截了當的來說;「功德」絕對不是用做的,就算一生不做半點善事,不曾捐一毛錢給任何宗教組織或慈善機構,沒有伸手幫助過任何人,只要你能用心去覺悟「美妙圓融,空寂無我」的高度智慧,那個才是真正莫大的「功德」。

所以,只要是宣稱「做功德」、「功德無量」、捐「功德金」、加入任何「功德會」,那些統統不是真「功德」,甚至根本不是什麼「功德」,和「功德」根本毫無關係。

但凡口頭宣揚或實質在從事「做功德」、「功德無量」、捐「功德金」、加入任何「功德會」行為的;有二種情形:其一是不讀書,無知愚昧,根本不知道「功德」二字真義的。其二是明明知道那些統統不是「功德」,卻因為個人目的,大肆宣揚,用「功德」作為幌子,用「得福報」作為魚餌來誘人上鉤的,那是不折不扣的「騙子,如果是組織化的,那更是徹頭徹尾的詐騙集團。


而且,沒有「其三」,不是其一就是其二,而且,通常幾乎都是「其二」。

但凡以「功德」作為幌子,用「得福報」作為魚餌來誘人上鉤,目的是要信徒或者一般社會大眾出錢出力,或者花大錢買「功德主」、「副功德主」、「買功德券」、設「功德箱」、辦「功德會」的,都絕對不是真正的「功德」,也可以說絕對沒有任何「功德」的,會這樣做的任何佛教界人士,不論是剃度受戒的僧尼,或者在家居士,動機若非其一就是其二,若不是傻子就是騙子。
是的!這點是我張開基說的沒錯!我敢說敢寫出來,我就敢負完全的責任,不論是人間法律或靈界的天律,如果我說錯了,我是故意意有所指的專門為了污蔑某個特定的宗教團體,那麼,我負惡意污蔑,加重毀謗的人間法律刑責,以及靈界天律,不論是下「拔舌地獄」或者「無間地獄」永世不得超生,我一定坦然受刑,絕無異議。

但是,任何身份地位的佛教界人士,如果動機是其一的,不論做了多久?不論做的多少?不論做的多大?犯的是「癡戒」!

如果佛教界人士,動機是其二的,大收「功德金」,不論拿去濟貧扶弱救災或者蓋自己的道場,豢養一大堆僧尼,更甚至私藏在自己戶頭裡的,都是犯了「貪戒」!

如果對於我這樣真知灼見的見解和文章怒髮衝冠,大聲辱罵或惡言詛咒的,犯的是「嗔戒」!

三毒罪滿之日,就是墮地獄如箭之時,在佛教的法庭中,等你被鬼差押上被告席時,主審法官應該是「閻魔」,蒞庭指導的是「地藏王菩薩」,陪審的是歷代佛教高僧(註:近代可能唯一見不到的是「弘一李叔同」),我也會在那裡冷眼旁觀你或你們受審的,到時見到我坐的位置,不要大吃一驚,無法置信嘿!


還有道教和天主教的神父、修女、主教甚至教宗,以及基督教的牧師、長老、巡迴各地的「佈道家」以及一些新興宗教的教主,也別高興的太早,但凡是用「廣積天堂靈糧」為餌,誘使信徒捐款或者出力做志工的,同樣的,意涵一樣是比照佛教「作功德」的後果一樣。


──────────────────────────

那麼,在現世裡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功德」,是大家真正可以去做的?

多讀書求知識,多做事累積經驗,好好認真思辨,萃取成為自己的「智慧」,把「智慧」好好凝聚成為精純的「心智能量」,實踐成為真正有用的「心智能力」,提昇自己「靈識」的層級。

「善行」和「分享」;

「善行」就是「正正確確的人生觀和自然觀」、「正正當當的行為」、「正正常常的自然生活」。其中「行善」只是「正正當當行為」中的小小一環而已。「吃素、禁慾」都是違反「自然」和「正正常常生活」條件的。

「分享」是因為越高層的靈界越沒有私產,先學習適應一下。

至於一般人,不論你信奉的是何種宗教,如果你行善是為了「作功德」、「求福報」,為了「廣積天堂靈糧」;或者花錢買一個名位,花錢買一個標誌,為了可以穿上特定的服飾以此傲人;最可能的是你會被滯留在此岸,不能渡過冥河,不能進入靈界,更遑論天界、天堂。

如果,你是作惡多端,或者道貌岸然,暗中作惡,為了害怕因果業報,地獄酷刑,所以刻意拿一點點黑心錢捐獻給教會或者「功德會」,妄圖用假意「行善」來免罪或減刑的,除了「本刑」,剛好有了更明確的呈堂證據,罪加一等,罪名是「不肯悔改,意圖賄賂」!

那麼,經常來瀏覽「天地自然人」網站的內容,正式加入會員,提問回應互動,加入「凡人抗暴軍」,義無反顧;挺身而出的維護公理正義,駁斥宗教騙局,妖言邪說。積極思辨,凝聚智慧──以推廣分享為樂或為職志的,有沒有「功德」呢?

這個每個人心裡自有答案;


但是,我張開基可以明白的告訴你;這個才是「達摩祖師」說的真正「功德」;因此不用為「求功德所以反而無功德」而不知所從?而且只有這種「真功德」是大家可以積極追求的,可以大大方方,坦坦蕩蕩去累積和凝聚的。

也只有這種真正屬於「心智能量」範疇的「功德」才是決定每個人日後在靈界層級位階和能力的要素!

但是,花錢出力買不到,求我張開基,就算我非常願意;我也不能給你分毫。

唯有你自己努力去累積學問經驗,努力思辨萃取和凝聚,才能成為真正的「功德」!

註:關於「作功德求福報」,反而會被羈留在此岸的詳情,會另文詳述。
順便一提;「彼岸花」沒有大紅色的,大紅色的是「此岸花」!
─────────────────────

附錄:

《景德傳燈錄》卷三載:菩提達磨於梁武帝普通年間(西元五二零-五二 六年來到中國,初到廣州,後被武帝迎至金陵.兩人對話如下:

武帝問曰:「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不可勝記,有何功德?」 〔我就帝位以來,到處建造寺廟,印製經典,剃度出家僧侶不可勝記, 您說我有多大功德?〕

達摩回曰:「並無功德.」〔您根本沒有任何功德!〕

武帝:「何以無功德?」〔我為何沒有功德?〕

達摩:「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 〔您的善行,都是徒具形式的小德,有心求回報.表面看起來有功德, 實際上根本沒有,所以您只能獲得小小的果報〕

武帝問:「如何是真功德?」

達摩答:「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美妙圓融的清淨智慧,忘掉自己,達到空寂無我的地步,真正的功德, 不是用世俗的手段去爭取的.〕

武帝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什麼是至高真理中最首要的真義?〕

達摩:「廓然無聖.」 〔廣大,清明,虛寂,到此境界連真理的聖義都不存在了!〕

 武帝:「對帝者誰?」〔坐在對面,與我論道的是那一位?〕

達摩:「不識.」〔我不認識這人!〕

─────────────────────────────────

菩提達摩本是南印度香至王子,後棄位出家,從般若多羅學佛法。般若多羅臨終前曾囑咐他說:「我滅後六十年,你當往震旦行化,傳播禪法。」

     震旦是古印度對中國的稱法。菩提達摩牢記先師遺訓,待時機成熟,便寄身商船,泛海東來,於梁大通元年(五二七年)抵達中國的廣州。

     刺史蕭昂表奏朝廷,說有印度高僧泛海而至。梁武帝蕭衍素信佛法,得到蕭昂的表奏,欣喜萬分,立即詔見。

     那梁武帝是中國佛教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位期間,利用自己皇帝的威勢,建寺無數,寫經無數,度僧也是無數。他還幾次捨身寺中,令王公大臣出錢贖買,以贖身錢為布施之財。在梁武帝看來,自己如此扶持佛教,必然是功德無量,福報無窮。所以,當菩提達摩一到,梁武帝便提出了這個話題。

     他問菩提達摩說:「朕一生造寺、寫經、度僧,其數難以計算。朕這樣做的功德如何?」武帝此问,實際上是向菩提達摩顯示自己的功德,很有一些邀功自賞的味道。豈知菩提達摩卻對他說:「陛下如此做法,所得功德只不過是小乘的天人果報而已,離大乘功德那就差得遠了。」

  梁武帝想不到達摩會如此回答,心中一楞,又問道:「你所說的大乘功德是什麼呢?」

達摩回答:「淨智妙明,體自空寂,這才是大乘功德。這樣的功德是人世難求的。」   

  梁武帝這下心中起了懷疑,他想,這位胡僧可能是位江湖騙子吧。功德需由人造,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眼前這位卻說功德非人世可求,那不明擺著違背常理嗎?

     想到這裡,梁武帝便欲考校一下菩提達摩的學問。他隨即問道:「佛法所謂的聖諦第一又是什麼?」菩提達摩回答:「廓然無聖。」梁武帝一聽,心中暗自嘲笑,對方的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他想,苦集滅道是佛教的聖諦,凡學佛法者誰人不知,哪個不曉,這位胡僧卻說廓然無聖,那他不是騙子又是什麼呢?梁武帝這下便收起了恭敬之心,厲聲喝問:「在朕面前的這位是什麼人?」菩提達摩回答:「不知道。」於是,梁武帝便令人送菩提達摩出宮,任其飄泊去了。

     菩提達摩是中國禪宗的初祖,他對梁武帝的言詞本來是處處機關,暗隱禪機。但梁武帝畢竟只是位凡夫俗子,只知道修寺寫經,建立功德,對佛法的大道理未必能有多少領悟,更不用說是禪的奧義了。修寺寫經,可以為佛教創造一個較好的發展環境,論其功德,自然不能一無所有。但對禪宗來說,因為每個人都是佛性的稟受者,都有開悟的可能,所以,人如果只知道修寺寫經,那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而已,對自己的開悟並沒有什麼好處。因此,菩提達摩便對梁武帝的問題給了否定性的回答,說他的功德僅為小乘而已。

     至於他所說的「淨智妙明,體自空寂」的大乘功德,則是指禪者的開悟狀態,意為每個人只有開發出自己的佛性,自己開悟,那才是真正的功德。遺憾的是,梁武帝是中國第一位與禪的精神發生接觸的人,他還不明白禪的道理,因而也不能在菩提達摩的禪關隱語中悟到什麼,反而懷疑菩提達摩是騙子,因而提出聖諦的問題加以考校。

     按照禪的道理,真正開悟的人已經超出了一切差別,超出尊卑、上下、好壞、榮辱、凡聖。一切差別都不過是名詞概念的不同而已,到了開悟的境界,那些差別便混同一物了。所以,菩提達摩對聖諦的回答是「廓然無聖」。這個道理梁武帝自然不懂,所以,菩提達摩便只好跨江北上,入嵩山少林寺十年面壁去了。

──────────────────────

達摩說:「你的所做所為只不過是世俗的果報,並不會使你超越生死、脫離輪迴,所以稱不上功德。」武帝再問:「什麼是功德?」達摩繼續說:「所謂的功德是清靜圓融的智慧,本體空寂不可執著,這樣的功德不是世俗善行就可以得到的。」

───────────────────────

六祖壇經。

  公曰:『弟子聞達摩初化梁武帝,帝問雲:「朕一生造寺度僧,佈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佈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師又曰:『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其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佈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其理,非我祖師有過。』




※小啟:本文為維護社會正確觀念,駁斥宗教的迷信和邪說所撰寫,因此同意開放自由轉貼轉載和引用,但是,如果欲用於出版需經作者同意,同時,任何引用,不得任意增刪內容更改主旨。





沒有留言: